節(jié)水農業(yè)、微灌技術在水稻、蔬菜上應用十分廣泛且技術成熟、完善,在棚室草莓上應用技術仍處于示范、推廣階段。草莓生產受水分、肥料,農藥的影響極大,傳統(tǒng)生產中大水漫灌,致使草莓白粉病、灰霉病、根腐病等發(fā)生十分普遍,加之大量的肥料與農藥的使用,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與品質。保護地滴灌掛術的應用不僅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,減少病蟲害發(fā)生、增強棚內作物抵制病蟲害的浸染能力,提高土壤溫度,而且改善環(huán)境,保護資源,同時有節(jié)水、節(jié)能、節(jié)肥等作用。此項技術在草莓實際生產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、生態(tài)及社會效益。
一、滴灌設施。
1.滴灌設備規(guī)格:
微灌帶為直徑25毫米,每隔25厘米有雙排出水孔,輸水管為直徑40毫米。
2.滴灌設備及連接:
滴灌設備由滴灌帶、輸水管、施肥器、專用接頭組成。專用接頭用于微灌帶與輸水管的連接;施肥器用于灌水時向草莓隨水追肥。在水源與主管間安裝施肥器,安裝接頭、連接微灌帶。一根微灌帶同時向兩行草莓供水。水源中不能有直徑大于0.8毫米的懸浮物。
3.技術工藝:
小水泵+接頭+過濾器+主、干、支管+滴灌帶+施肥器——安裝——調試——運行——管理和維護。
二、配套技術。
1.做高畦:
分小高畦和大高畦兩種方式。小高畦按行距50~60厘米、株距15厘米定植,畦高10厘米,畦面寬40厘米,每畝栽苗9000株左右。滴灌帶鋪設在與畦垂直的端,輸水管鋪設在兩壟草莓之間。栽時要選用5片葉以上的苗,于陰天或下午4點以后帶土坨栽,上不埋心,下不露根,新莖弓背一律向外(畦栽的邊行弓背向里)。栽后連續(xù)滴小水,直到成活。
2.覆膜:
11月中旬左右覆蓋地膜。進一步提高滴灌節(jié)水效果,防止降低地溫、保濕;避免空氣濕度過太,減少灰霉病、白粉病、根腐病等的發(fā)生。
3.滴水原則:
遵循“濕而不澇、干而不旱”的原則,根據草莓各生長季需水情況而定。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50%~60%。草莓根系80%分布于自地表向下15厘米的土層內,表土極易干燥,因此滴水宜少量多次。
4.隨水追肥:
在生長需肥高峰期追尿素及氮、磷、鉀復合肥,以及生物肥料等。但肥料溶解后顆粒直徑不能大于0.8毫米,以免堵塞輸水管孔影響滴水質量。追肥至少要進行4~5次。
5.濕度管理:
整個生長期都要盡可能降低棚室內的濕度?刂苹颐共、白粉病等病害的發(fā)生。
草莓膜下滴灌技術的實施,不僅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,降低了病蟲害的發(fā)生,減少了農藥使用量和肥料隨水流失,而且增強了草莓質量和市場競爭力,促進草莓提早成熟,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。 |